小暑节气消暑勿贪凉,把握住改变体质的
2025/4/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7月6日本周六,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
小暑,就相当于一天中午下午一点的时候,一年中最强的热力不断酝酿~
我们人体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感觉没怎么动,也感觉消耗很大,特别累。心烦意乱,困倦乏力~~~~这都是阳气外浮,中焦亏虚的表现。
而且马上就进入初伏了,我们夏季养生大战正式打响!
老天爷给的一年一度可以改变我们虚寒体质的黄金时间也来了,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
从饮食起居、日常推拿藏住阳气!
在《易经》64卦中,小暑的卦象是“遁”。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这就说明消暑首先要静心~心静自然凉大家都听过吧~怎么静心呢?我们可以中午午休一下,放松一下身心,就算不困,也要闭目一会儿。
还可以食酸、食素、食苦。比如凉拌菜放点醋,喝点酸梅汤,因为吃酸可敛阳,中焦不虚,我们也就不会觉得那么烦躁难耐了。
另外,消暑要适当出汗~我们有的客户反馈说,每天用泡浴包泡脚,泡完微微出汗,反而也不觉得热了。不开空调也有种轻松的凉意。这,其实就是阳气归根的表现!
伏天一碗汤,不用开药方!我们还可以喝喝祛湿茶,助排汗,去湿热。起到温养中阳,阴阳双补的作用。
冬吃萝卜,夏喝茶~气的医生满地爬~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千万不要贪凉哦~
天气这么热,作为养生党“要冰的还是常温的?”简直就是世界上最艰难的选择~
要知道,天气虽然炎热,但热量都向外发散,我们的中焦却是寒凉的。
如果这时候还去吃冷饮,吹空调,真的就是不养反杀!对身体非常不好。
我们人活着的体征表现,就是温热。想象一下,一口冰棍冷饮下去,温热的五脏需要花很大的力量将我们的温度感维持平衡。
这无疑是一种过度消耗,孩子们天生脾常不足,平衡不了这些寒凉,就会伤及脾胃,埋下生病的祸根。
所以现代人,身体越来越差。亚健康低龄化,就是以下原因:
自从有了冰箱,肠胃越来越寒了;
自从有了空调,湿气越来越重了;
自从有了手机,熬夜越来越长了。
寒湿进入体内,我们的脾土系统失调,就会造成以下一些症状:
1.厌食,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2.肌肉无力,懒得动,易疲劳。
3.总是咳嗽感冒,不爱好。
4.过敏体质,或是鼻炎咽炎。
5.二便不正常,早起难排便,时常便秘或腹泻。
6.肚子、膝盖部位的温度过低(可与旁人比较)。
7.特别爱生病,一个月病一次是很正常的。
俗话说,秋冬生的病,就是在还夏天欠的债。
为了不让孩子们因吃凉导致肚子疼,给大家几个贪凉后的补救手法:
一窝风+外劳宫,这组穴位。
位置: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点状穴。
作用:发散风寒,温中行气,通经络,利关节。
时间:按揉3分钟
位置:中指向内对折,点到的位置是内劳宫。外劳宫就在对面,手背上!(之前有家长说,不会找,这样形容是不是简单了一些?)
作用: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寒痛.
时间:按揉3分钟
大人如果吃了凉的肚子难受,一定要热敷肚子,喝点热水,发发汗哦~
下周就要放暑假了,也进入三伏,要知道,妈妈们在这个时候也是养护卵巢的好时候
妈妈们的暖巢灸真的太适合湿气大的夏天了,体验过的宝妈都说很舒服,暖暖的艾灸有股温热的力量,把腹部的湿寒融化掉,就像给肚子开了一个洞,注入温暖和力量,40分钟肚子上就留下好多水珠,连续做几次,不仅能去湿气,全身轻松,脸色红润,还能轻个几斤~太舒服了~
女性的很多问题都是很寒湿造成的,快利用三伏好好去去湿寒吧!
预约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