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咽喉疼痛该怎么护理
2016-1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西医学认为:鼻咽癌引起头痛的原因在早期可能是神经血管反射所引起,在晚期则是由于癌肿破坏颅底骨或侵犯颅神经,或颈淋巴结肿块压迫颈内静脉,回流受阻而引上进心的疼痛。
在中医学认为,鼻咽为呼吸通道,属肺气所主,肝胆经脉均上行于鼻咽部。故鼻咽的功能正常与否和肺、肝、胆有密切的关系。若长期受风、热、燥邪的侵袭或吸烟太多,必致肺气宣降失调,上焦热盛,灼律为痰,壅塞于鼻咽而出现头痛、鼻塞症状。或由于长期情绪抑郁、肝郁化火,灼津为痰,肝胆毒热循经上犯于鼻咽出现耳鸣,鼻衄、头痛等夹着。鼻咽癌痛的主要病机为肺热痰火及肝胆毒热上犯所致。
鼻咽癌疼痛的诊断要点:
(一)鼻咽癌痛特征早期的鼻咽癌患者,除极少数有耳鸣者血涕外,一般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癌肿的发展浸润出现鼻塞、鼻衄、耳鸣、头痛、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鼻咽癌患者中有头痛症状的占68.6%,其头痛的部位比较固定,多在患侧的颞部,顶部或枕部,常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头痛的性质多为胀痛、刺痛或钝痛,晚期则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二)伴随症状
(1)鼻塞与鼻衄:此为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早期鼻塞较轻,且呈间断性,随着癌肿的增大,出现日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如果鼻咽癌灶表面粘膜破溃或感染则出现脓血性鼻涕,晚期鼻咽癌常出现不易制止的鼻衄。
(2)眼部症状:鼻咽癌侵入眼眶或颅神经时,常出现复视、视力障碍或突眼。
(3)耳部症状:由于鼻咽癌肿不断增大,浸润或堵塞咽鼓管口或内段,则产生单侧性耳鸣,传导性听力减退或鼓室积液,类似分泌性中耳炎。
(三)体征颈淋巴结肿大:大约有70~90%鼻咽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有颈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淋巴结的大小不一,小的约1~3cm,大的约10cm以上,可见数个淋巴结融合在一起,呈分叶状,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常与深部组织发生粘连而不易活动。晚期可侵犯皮肤。
(四)辅助检查
(1)鼻咽镜检查:有时接鼻咽镜与直接鼻咽镜两种。用鼻咽镜可看到鼻咽粘膜充血,轻度糜烂,溃疡,粘膜粗糙,变色水肿,鼻咽壁塌陷,双侧不对称等异常情况,
(2)鼻咽部脱落细胞学检查:有直接涂片法和负压吸引法,其阳性率在90%左右,特别对病灶小,采取组织较困难者,较易获阳性结果。
(3)鼻咽部活检:经鼻腔或口腔径路取活检,如一次活检阴性,不能轻率排除鼻咽癌,临床上可疑时须多次活检直至确诊。
(4)鼻咽荧光素检查:利用鼻咽癌吸收荧光素比正常组织多的特点,口服或静脉注射荧光素后,用紫外线照射鼻咽部。正常粘膜呈紫兰素,癌肿呈深黄色或淡黄色。
(5)X线检查:常规采用鼻咽侧位片与颅底片,观察鼻咽后颅壁的软组织阴影,粘膜下浸润和扩展以及颅底骨质的破坏情况。
鼻咽癌晚期止痛意义重大。
1、鼻咽癌晚期化疗止痛:专家表示,全身联合化疗可在治疗鼻咽癌原发病灶的同时快速控制晚期骨转移症状,缓解疼痛,稳定病情,短期疗效好、见效快,但化疗药物极具成瘾性并伴随强烈的副作用,不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鼻咽癌晚期止痛在实施化疗的同时可合并中医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作用,增强疗效。
2、鼻咽癌晚期放疗止痛:对于鼻咽癌晚期普通单发骨转移导致疼痛的患者,在鼻咽癌病灶得到控制稳定后可给予短时间的放疗,可起到缓解疼痛、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继续恶化等作用,然而另患者感到恐惧的同样是其强烈的毒性反应,配合上述中药可起到增效减毒的协同治疗作用。
3、鼻咽癌晚期中医中药止痛:鼻咽癌晚期止痛中医中药发挥了显著的优势,弥补了各种西医疗法的不足之处,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不仅仅局限于疼痛症状的缓解,还从根本上抑杀鼻咽癌细胞,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将治疗原发灶和控制转移灶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综合疗效的提高。
慢性胃溃疡的概述有什么茶艺表演之西湖龙井茶艺马老师演绎绿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