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撞车中伏,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冬病

2021-8-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大暑」

气/温/升/高注/意/避/暑

22/7

July22th

星期四

Thursday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即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大暑╬中伏

中伏伊始

恰逢24节气——大暑

意味着接下来我们将面对:

高温+多雨+炎热

大暑:7月22日,农历六月十三。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今年为2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一段时间,素有“热在中伏”的说法。

冬病夏治的最好时候

中伏是冬病夏治·三伏灸的黄金阶段

大暑则是夏日节气养生的关键收尾阶段

如果能把两个时段的养生工作

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贴以传统中医“冬病夏治”为理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达到补益人体阳气,祛除体中内伏寒邪,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效用,尤其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治疗上,效果显著。

医院中医科,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名老中医、知名专家联合开方。并精选地道优质好药材,科学配比熬制成中药敷贴剂,为广大患者提供冬病夏治、健康治疗。

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

耳鸣耳聋、反复感冒等患者均适用

养生5大注意事项

1

热着过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因此,我们要顺着阳长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2

远离邪寒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可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另外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尽量不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3

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为主,温暖舒适为宜。

4

少吃冷饮,多喝热茶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5

出热汗

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而且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hinatimecapital.com/byyys/13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