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慢性咽炎,还是梅核气
2019-8-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这天,麦小冬一家四口去K歌。
真是让人浮想联翩……
啊!完全感受不到家庭温暖!
梅核气,究竟为何?
是慢性咽炎吗?
文
麦冬先生
编
半夏小姐
图
警伊姑娘
自打写了《扁桃体你坐下,中医没让你发炎!》一文,后台就有好几位朋友留言,或要我谈谈梅核气,或要我说说慢性咽炎。既然如此,不妨在此说一起典型案例。
一日,我的诊室来了一位愁容满面的中年女性。她说了自己的情况:
自从两个月前家中发生变故后,她便常常失眠多梦,逐渐觉得有东西梗在喉咙,有时像虫爬,有时像一口痰,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严重的时候连高领衣服都穿不得。
她去了耳鼻喉科检查,医生诊断为“癔球症”,给她开了“硝苯地平”,她一看和父亲吃的降压药一样,而自己并没有高血压,觉得医生开错了,就没有服药。
同事说她和自己的症状很像,应该是“慢性咽炎”,她便去药店买药,吃了两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后却没任何效果,所以更加担忧起来,想来找中医试试看。她欲言又止地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
不叫“梅核气”,难道叫“烤肉气”?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我告诉她,没那么可怕,不要疑神疑鬼。这种喉部不适,在中医叫做“梅核气”,是为感觉咽喉中有说不清楚形状的异物感,有的描述为棉花、有的描述为痰、有的描述为梅核,《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描述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啥是“炙脔”?
就是“烤肉”,你想想咽喉部堵一块烤肉是什么感觉。(不知道这么一描述,大家以后吃烤肉的时候会不会有阴影)。所以,个人觉得叫“梅核气”还比较文雅,否则难道叫“炙脔气”、“棉花气”?
现代医学称之为“癔球症”,对此没有特异性药物,常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硝苯地平就是属于这类药),所以前面医生的诊断和处方是准确和规范的,她这种不信任医生的行为不宜效仿。不过,从梅核气的特点来说,她没吃这种药也没关系,因为吃了,也不一定有效果。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有何不同?
梅核气的发生多由情志不畅引起,比如压抑、郁闷、悲伤、忧愁等不良情绪。而慢性咽炎常和过度用嗓有关,教师、律师等说话多的人群较易患。
梅核气女性更易患,有调查显示男女患病比例为1:5,也难怪《金匮要略》会将梅核气列在“妇人杂病”里。慢性咽炎的患病人群就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梅核气没有咽喉部的器质性改变或存在异物,不伴有吞咽困难,多在进饮食时减轻或消失,在空咽时明显,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空咽次数会增加。除了有咽喉部不适感外,尚有闭塞、压迫、干燥、狭窄、灼热、瘙痒、蚁行或其他异常感觉。慢性咽炎虽然在病人的主观感觉上和梅核气相似,也会有异物感,但它有咽部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器质性改变,比如增生、滤泡等。所以不能把慢性咽炎和梅核气二者混为一谈。
从西医角度,用治疗慢性咽炎的药治疗梅核气自然难以奏效。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二者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表现为相同的证型,从而用相同的方剂来治疗,属于“异病同治”的范畴。
梅核气的治疗常从肝论治,肝郁气滞、肝脾不调、痰气郁结、痰瘀互结是常见的病机。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是治疗梅核气最经典的方剂,临床中还可以用逍遥丸、越鞠丸等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方剂来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如果和情志有关,病机相同,也可以选用上述方剂来治疗。
推荐两个简单易行的食疗方
方1
组成:月季花、玫瑰、绿茶各3克,桔梗、山茱萸各6克。
用法:研为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
方2
组成:绿萼梅、绿茶、合欢花各3克,枸杞子5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梅核气虽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病症,却容易引起精神紧张和心理负担,而这样紧张和心理压力又会进一步加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除了相关治疗外,还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情志的刺激因素也十分重要。
温馨提示
请使劲儿转发朋友圈哦!
本文所涉及药物、处方均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麦冬先生一个中医博士的白癜风的治疗方法白癜风治疗体系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