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灸疗文化周三保健篇冬至节气到人
2017-3-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古代祭天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一、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糜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二、冬至之阳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类似于一天当中的子时,此时是阴极——阳生,即阳气开始生发。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
一九:冬至算起第一个九天,也是一阳出生成之时,《易经》有:“九五至尊”,“九”代表“天”,这里指的是阳,阳气的阳。天道之阳开始形成,有了生命迹象产生的时候;
二九:冬至后的第二个九天,是二阳出生的意思,天道之阳开始成形,生命开始孕育;
三九: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是三阳出生的意思。三阳开泰,万物成形,天道之阳开始运行,万物有了生机。万物得到天之阳气,开始生命活动,开始了“生、长、收、藏”的生命循环轮回过程。
三、三九之灸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三九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艾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三九灸是对三伏天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三九灸的适应症:
1、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3、小儿频发感冒咳喘;
4、虚寒性胃痛、腹痛、慢性腹泻、体虚怕冷;
5、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及冻疮等病症。
同时,三九艾灸疗法能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也适合亚健康人群。
附:三九灸时间表
一九:.12.21~.12.29
二九:.12.30~.01.07
三九:.01.08~.01.16
加强灸(四九):.01.17~.01.25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北京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