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后发生的鼠疫战

2021-8-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新中国第一次防疫战历史回顾

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刚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第一次重大疫情——察哈尔省察北专区鼠疫就摆在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前,如何应对这一疫情是对当时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

来势凶猛的察北鼠疫威胁京津安全

察哈尔省,建于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省会初驻直隶省张北县,民国十七年改置为省,省会驻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年)6月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日张家口市桥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11月15日,根据察哈尔地广人稀、物产匮乏等原因,经原察哈尔省军区司令员王平提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决定撤销察哈尔省建制。雁北专区、大同市及察南专区天镇县划归山西省;察北、察南16县改为张家口专区,连同张家口市、宣化市归属河北省管辖。从此,结束了察哈尔行政区划的历史。

察哈尔省察北专区鼠疫爆发于年10月初,但当年7月中旬即已发生,源头在内蒙古。

鼠疫传播路径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鼠疫疫源地之一。年7月中下旬,内蒙古察哈尔盟乌宁巴图的前音图浩特前音口村发生鼠疫,相继有4人因腺鼠疫死亡。当地牧民缺乏医学知识,既没有向上级机关报告,也没深埋尸体。因当地以放畜牧为生,人群居住分散,没有引起大规模爆发,也未引起当地主管部门的重视,错过了此次灾害的预警期。前音图浩特位于我国鼠疫疫源地南缘,又处于农牧分界线上。向南15华里就是察哈尔省察北专区康保县察汉崩崩村。察汉崩崩村全村居民84户,多人口,人口相对集中。察汉崩崩村村民经常以米面换取前音图浩特牧民的毛皮。毛皮易受携带鼠疫病菌跳蚤的污染。于是,疫情开始蔓延到察汉崩崩村。

两个皮货商人在交易

10月3日,崩崩村出现第一例肺鼠疫患者死亡,这起死亡病例与以往主要通过鼠蚤叮咬传播的腺鼠疫不同,肺鼠疫通过飞沫借着空气传播,危害性更大。腺鼠疫转为肺鼠疫,染病者快则1天、慢则3至5天就会死亡。随着鼠疫的流行,死亡的人数逐步增多,有时1天就死亡6人,至10月19日,察汉崩崩村共死亡36人。察汉崩崩村鼠疫发生后,居民恐慌,四散逃亡,鼠疫蔓延至康保县直至张家口市东南一带,波及10个村子,蔓延余里。10月13日起,察汉崩崩村的逃疫村民开始先后到达了察哈尔省察北专区康保县六区北沙城村、南景沟村、李占地村,与当地村民发生了接触。这3个村子随即爆发鼠疫。10月20日前后,沈万清营子死6人,北沙城子死7人,李占地村死3人,南景沟死1人。疫情开始向宝源县、多伦县蔓延,不久便传遍宝源县境内,继而向张北等地扩散。10月25日,鼠疫再由张北传至张垣附近;11月初,传至绥远省的集宁。仅半个多月,鼠疫从察哈尔盟前音口村发现后,蔓延至察汉崩崩村、康保直至张家口东南的姬家房村附近,波及10个村子,蔓延余里。据《内蒙古近代鼠疫纪实》记载,察北发现鼠疫患者69人,死亡66人。

康保县政府立即向上级汇报了鼠疫情况,并经察哈尔政府向华北人民政府发出灾情信息,请求援助。至此,这场鼠疫从内蒙古地区扩散到了察哈尔省的察北专区,“察北鼠疫”爆发。

鼠疫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疾病?“察北鼠疫”爆发有多么可怕?它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灾难?历史能够作出回答。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病,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急性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它严重毒血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鼠疫的传染源为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传染源。野狐、野狼、野猫、野兔、骆驼和羊也可能是传染源。人也可以成为肺型鼠疫的传染源。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鼠蚤叮咬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二是呼吸道感染。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带有大量的鼠疫耶尔森菌,可经呼吸道飞沫形成人际间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三是经皮肤传播。接触性传播,健康人破损的皮肤黏膜与病人的脓血、痰液或与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血液接触可发生感染。

鼠疫人群极易普遍易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疫区的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的猎人、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将鼠疫分为轻型鼠疫、腺鼠疫、肺鼠疫、脓毒血症型鼠疫和其它类型鼠疫。不同的分型,潜伏期有不同,腺鼠疫2至8天,肺鼠疫数小时至2至3天,曾预防接种者可延至9至12天。鼠疫的种类可分为五大种类:

轻型鼠疫

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期或末期、以及曾预防接种者。

腺鼠疫

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鼠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病人常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继发肺炎或脓毒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肿大的淋巴结逐渐消散、伤口愈合而康复。

肺鼠疫

根据传播途径分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原发性肺鼠疫为呼吸道直接感染所致。多见于流行高峰,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重症病人多于2至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继发性肺鼠疫是在腺鼠疫和脓毒血症型鼠疫的基础上,继发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肺鼠疫相似。

脓毒血症型鼠疫

也称暴发性鼠疫,可分继发和原发,原发少见。继发脓毒血症型鼠疫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全身毒血症症状、出血、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病人常于3天内死亡。病人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死亡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_

其它少见类型

皮肤型:鼠蚤叮咬处出现疼痛性红斑,迅速形成疱疹和脓疱,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疖、痈,其表面被有黑色痂皮,周围暗红,底部为坚硬的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疱疹,类似天花或水痘。

眼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结膜充血、肿痛,甚至形成化脓性结膜炎。

咽喉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可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但咽部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多为曾接受预防接种者。

肠炎型:除全身症状外,有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粪便中可检出病菌。

脑膜炎型:可为原发或继发,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检出鼠疫耶尔森菌。

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发生在东罗马帝国,人们将这一次鼠疫称为“查士丁尼瘟疫(-),”它的流行使得欧洲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丧命。

查士丁尼瘟疫

此外,它在以后五六十年的时间里又有几起流行,前后预估死亡人数有一亿人。关于此次鼠疫平定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在鼠疫传播的高峰期,君士坦丁堡每天有大约五千到一万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二十万以上。这次鼠疫致使君士坦丁堡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死亡,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随后这场鼠疫又开始向外传播,一路抵达了西欧地区,此后又在地中海地区剽掠肆虐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第二次大鼠疫大流行的时间是在公元14世纪20年代,一些史学家认为这次鼠疫的病原地在中国或中亚地区,并在随后的数百年内由商人和士兵携带到俄罗斯南部克里米亚半岛(公元年传入)。在十四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流行病便从克里米亚传到了西欧和北非。公元年,处于传染病高峰的世界大城市之一的开罗,每天的死亡人数超过人。到了公元年,整个中东地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鼠疫,其中城市人口就有二分之一的人死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年1月的时候,鼠疫便侵袭了威尼斯和热那亚两个著名的港口城市,随后蔓延到整个意大利,其中佛罗伦萨受灾最为严重。据记载,当时城里总计有9.5万人,但死亡人数就超过5.5万。到了年底的时候,英格兰南部地区也受到了侵害。据统计,在—年间,这场鼠疫造成了超过万人死亡,仅欧洲死亡人数超过万。但是,这次鼠疫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在此后的四十年中,它又再一次发生,相继传播到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维纳亚半岛,在之后又于公元年传到俄罗斯西部。最为严重的是,从年到1年的欧洲人寿命从30岁,一下缩短到了仅20岁。直到16世纪末期,欧洲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可以说整个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鼠疫仍然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造成了至少万人死亡。

究其原因,这跟这段时间内的军事行动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伊斯兰的扩张、十字军的东征、奥斯曼帝国等军事行动,都推动了鼠疫的传播。公元年到年,英国伦敦再次发生了鼠疫大流行,而就是在这个时候,鼠疫才被正式命名为“黑死病”。但第二次鼠疫大爆发,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到公元年左右才停止。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指的是于年源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事件。这次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超过前两次而出名。鼠疫大概是在2世纪的时候从印度传入,在宋元两朝和明末时期都曾有过较大的流行。而本次发生的这场鼠疫,蔓延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蔓延到了所有人居住的大陆,从云南传入到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在当时仅这些地方就有十多万人死亡。

此外,爆发于中国南方的这场鼠疫还迅速蔓延到了印度地区,到年的时候传到了美国旧金山,甚至还波及到了欧洲和非洲,仅仅十年光景,就传了七十七个港口六十多个国家。仅中国和印度,就有超过万人死亡。

门前堆积的死者棺材

年到的时候,在北方又有从俄国传入流行于东三省的鼠疫,此次鼠疫造成六万多人死亡,一度出现“全村绝户,重病必死”的惨状。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一直持续到年,但这个时候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减到了多人,因为人类有了对付鼠疫的有效办法。

载满尸体的运尸车

鼠疫在中国也曾频发。除年源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事件外,据不完全统计,从至年,中国共有13个省(区)的个(市、旗)发生过鼠疫流行,鼠疫发病人数万余人,死亡万余人。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和中央政府的孱弱致使社会动荡、防疫失缺,鼠疫达到了有记载以来的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至年,中国发生了五次鼠疫大流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鼠疫》一书记载,50年间,全国共有20个省(区)的个县、旗(市)流行鼠疫,发病人数达人,死者达人。人类历史鼠疫灾害的巨大危害性在察北专区鼠疫发生后,立刻引起新中国各级政府警觉和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华北局接到察哈尔省、察北专区、康保县政府的疫情报告后,立即发出通知,指出鼠疫是危害很大、传染很快的一种疫病。京、津和张家口之间有铁路交通,每日来往军民甚为频繁,极有可能将此种疫病传入河北及京、津两地,因此,京、津各机关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医疗上作有效的准备,以保卫首都不被鼠疫侵入。很快,党中央也得知疫情,快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党中央快速成立的鼠疫防控决策机构

党中央对鼠疫疫情作出快速反应,毛泽东亲自出马,周恩来连夜部署,董必武挂帅防疫。

年10月27日,中央得到察哈尔省的报告后,毛泽东立即指示周恩来连夜召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紧急会议。周恩来、陈云、陈毅、黄炎培、彭真等与会。到会的还有彭真、聂荣臻、滕代远、刘澜涛、陆定一、罗瑞卿、李德全、胡乔木、唐延杰、贺诚、苏井观、杨奇清、张友渔、薛子正、朱琏等。会议决定实施紧急防疫办法,成立了由董必武、聂荣臻、滕代远、陆定一、李德全、贺诚、杨奇清等组成的中央防疫委员会,由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任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封锁处、防疫处、宣传处、秘书处,形成了集封锁、防疫、宣传三位一体的防疫体系,并特别刊印《中央防疫委员会简报》,确保各地区、各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整合。会议听取了卫生部、察北地区卫生部门关于疫情的汇报,分析了疫情的发展趋势,明确了“扑灭察北鼠疫,防止蔓延”的救灾目标。中央防疫委员会办公地点确定设在北京东单小土地庙九号原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院内。10月28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开会决定了该委员会的组织构成。下设四处一办领导人到位,直属政务院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主任办公室。具体办事机构和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封锁处,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委员会委员的聂荣臻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防疫处,由时任卫生部副部长贺诚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宣传处,由新闻总署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秘书处,秘书处和主任办公室由卫生部副部长朱琏负责。中央防疫委员会的建立确立了党中央对抗击“察北鼠疫”的领导机制,更有利于跨越各行政区、各系统整合抗灾资源。中央防疫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形成了集封锁、防疫、宣教三位一体的防疫体系,这一体系能有效地斩断灾害链、遏制疫源、发动群众,成为我国日后灾害管理的经典模式。中共中央发出紧急通知,察北鼠疫侵入张家口,京、津各机关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医疗上做有效准备,决定严密封锁交通,派员赴疫区救治,保卫首都不被鼠疫侵入。   会后,随即各地相继以中央防疫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为基础成立了各级抗灾防疫组织。10月28日,北京市成立以聂荣臻市长为主任,张友渔副市长、卫生局张文奇局长分任副主任的北京市防疫委员会。北京市在市防疫委员会下“以区公所为中心组织区分会”,“以各派出所的行政区为单位组织支分会”,“以原有居民小组为单位组织若干卫生防疫小组”,出台了《北京市防治鼠疫工作计划草案》。11月1日,唐山市成立以李一夫市长为首的唐山市防疫委员会。11月4日,天津市成立以黄敬为主任的防疫委员会并公布《天津市防疫委员会年预防鼠疫暂行办法》。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区分会和居民卫生防疫小组,各地各级防疫委员会的建立为成功应对鼠疫提供了组织基础。反应最快的还是疫情一线的各级政府。察哈尔省各系统先后成立由各负责人组织的灭防疫委员会,统一筹划与指挥防疫灭疫工作。10月19日康保县迅即成立防疫前线指挥部,由县长曾光、县政委高介臣、县武委会主任安修杰组成三人领导小组负责防疫抗灾。10月21日,中共察北专区地委迅速作出反应,发出紧急决定,要求全区干部党员要高度地对人民生命负责,发扬沉着顽强的精神,动员群众战胜这个灾难。随即成立了察北专区防疫指挥部,各县、区、村也建立了防疫组织,全权指挥察北专区的防疫工作。10月24日,察哈尔省成立了防疫灭疫委员会,同时决定察北专区及其所属各县都应成立指挥部,以便统一领导。各县、区、村也建立了防疫组织,全权指挥察北专区的防疫工作。10月25日,察哈尔省政府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号召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当作战斗任务,把鼠疫就地歼灭!”各级组织建立后,资源整合如何发挥最大效力则成为当务之急。《董必武传》记载:董必武电令华北、东北、内蒙古各省区,立即抽调医务人员成立防疫队赶赴疫区。各地先后组织了数十个防疫队。

为了便于协调,中央防疫委员会决定10月30日成立了人组成的中央防疫总队,下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由已抵张垣(张家口的旧称)的军委卫生部防疫人员及东北、华北联合防疫队共80余人组成;第二大队由东北防疫队、内蒙古防疫队、华北大学防疫队、河北省军区与河北省政府卫生厅合组的防疫组以及丰台兽医学校共人所组成;第三大队由华北医科大学、医院、华北人民政府防疫队、医院等余人组成。

中央防疫总队一经成立,当天就派出了第一大队、第二大队深入疫区工作,第三大队主要在张垣市内及郊区姬家房子村等地展开工作,并有一部分防疫队员到集宁、大同一带工作。

察北专区的灭鼠运动

中央军委华北防疫处、察哈尔省军区卫生部联合组成了20个人的防疫队,携电台、疫苗赶赴张北后,10月27日从疫区出发,并以张北城为中心,在通康保一线做南北巡查;内蒙古自治政府卫生部防疫队37人分为化验组、捕鼠组、消毒组及治疗组,于10月29日前往察北专区疫病发源区,进行深入检查工作;中央及各地防疫队在疫区积极从事防治鼠疫和一般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收效甚大。

毛泽东主席致电求助苏联斯大林

地球是个大家庭,瘟疫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灾难,可能发展成世界的灾难、人类的灾难,抗击瘟疫需要国际援助,特别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国内防疫条件和资金十分匮乏,但当时由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敌视态度,有可能也有能力支援中国抗击鼠疫的只有苏联。

所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于年11月22日致电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请求苏联方面帮助中国防治鼠疫。毛泽东《关于请苏联帮助防治鼠疫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记载,毛泽东称:“张家口以北地区发生了肺鼠疫,死60余人。已蔓延至张家口,死4人,威胁平津。电请苏联方面考虑是否可以空运生菌疫苗四百万人份,血清十万人份至北京应用,所需代价,中国政府当以物物交换办法照付。另外,苏联政府是否可以再派一防疫队来北京转往张家口帮助进行鼠疫防治工作。”斯大林表示同意。苏联政府做了应急反应,立即组织专家和防疫队赶往中国。苏联专家拉克森、沙洛第夫斯基、白洛基森娃、莫辛柯娃等4人和驻华专家马意斯基率领33人防疫队驻进察哈尔省,于年11月4日夜和5日晨先后赶到北京,5日晚到达张家口市进行防治工作。罗果金博士及苏联防疫队总代表麦依斯基还亲赴察汉崩崩村、龙王庙等疫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鼠疫专家拉克森博士在张家口人民电台播讲了“新中国鼠疫即将扑灭”,麦依斯基播讲了“如何预防鼠疫”等,这些对于普及科学的防疫方法、彻底制止鼠疫的蔓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欢送苏联专家

年11月22日,苏联医学专家和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任务由北京启程返回苏联。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防疫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北京联合集会欢送苏联人员回国。政务院副总理、中央防疫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必武主持了欢送大会并在会上致辞,代表中国防疫委员会等感谢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对中国防疫工作的关心和帮助。大会向苏联专家和防疫人员授旗和纪念章,并赠送了礼品。鼠疫流行造成的死亡率很高,在当时鼠疫很难迅速治愈的情况下,预防注射是比较好的方法。毛泽东向斯大林请求苏联支援菌疫苗和血清很快运到了中国。新中国第一次抗鼠疫斗争10月31日,中央防疫总队第二大队一行人,携带苏联制造的可供23万余人注射用的鼠疫疫苗和盘尼西林等药品抵达张家口市,对察哈尔省和内蒙古地区进行菌苗注射、消毒、捕鼠灭蚤等工作。   但外援必定有限,在争取外援的同时,中国政府还是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指导下,北京市天坛防疫处加紧国产疫苗生产。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在《天坛防疫处首批疫苗足供百万人使用职工废寝忘餐提前三天完成任务》的报道中称:大部分职工主动加班并展开劳动竞赛,产量由30万公撮(即毫升)增加到31日的51万公撮。11月5日,天坛防疫处提前三天完成赶制第一批疫苗的任务,可供多万人使用。

这些疫苗一经检测合格就直接被运往“察北鼠疫”斗争的第一线。在新中国防疫第一战中,汤飞凡、刘隽湘、陈正仁等我国生物制品专家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及时赶制出鼠疫疫苗,为扑灭鼠疫起到了事关成败的作用。   

在疫苗抵达疫区后,在防疫队和当地防疫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始了大规模防疫注射。截止11月5日,张家口市民已有10余人接受了防疫注射,其余正在继续接受注射。张市东南25里发现疫情的吉间房村居民已全部注射。同时,在北京也开始了防疫注射工作。防疫注射提高了疫区人民对鼠疫的免疫能力,从而有效地阻止了鼠疫的传播,为遏制鼠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前,10月26日,为援助察哈尔省人民,东北与华北防疫队77人到达张家口市,携带了可供5万人注射用的疫苗。从11月7日起,中央防疫总队及张家口市医务工作者共人组成了23个注射小组,分头在张家口市区进行注射。至11月8日晚统计,共注射余人。至11月10日止,在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员积极努力下,张家口市16万余人口中,除部分不适于注射者外,有13万余人完成了鼠疫疫苗注射。至此,张家口市全部人口的注射工作宣告结束。疫区预防注射工作的完成,对提高疫区群众的免疫率、遏制鼠疫的再次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市也对万人次注射了疫苗。毛泽东主席请求斯大林及时援助,加之中国自己生产的鼠疫疫苗在察北专区鼠疫防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果断实行疫区封锁和交通管制

防止鼠疫蔓延,阻断交通、实施封锁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唯有如此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斩断瘟疫链。

年10月24日,察哈尔省党、政、军各有关部门紧急集会,商讨防疫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命令察哈尔省军区所属骑兵师、县大队和民兵进入指定地区实行封锁。

察哈尔军区司令王平

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开国上将《王平回忆录》记载,党中央紧急电令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火速派防疫大队二中队赴察;急调在京的察哈尔军区司令王平率领68军封锁疫区。10月24日,察哈尔防疫委员会成立,对疫区组织封锁,开展防疫卫生工作。10月25日,察哈尔省政府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号召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当作战斗任务,把鼠疫就地歼灭!”决定“建立东起多伦西至化德与沿外长城的两道防线,两防线之间的地区为绝缘带严禁通行,必要进出的人,要经过审查领取特别通行证”;“张家口与察北各地来往的汽车、大车、牛羊立即停止与禁行”;“包围、封锁疫区、疫村、疫户,周围村庄施行注射”;“发动绝缘带的群众,实行村与村、户与户的联防和检举,保证不与外来人接触,不留宿”。10月27日晚8点30分,董必武代表政务院主持了扑灭察北鼠疫的紧急会议,明确了严密封锁交通,为防止鼠疫蔓延之关键。责成由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副总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负责调动华北军区部队,并动员各省、各专署以及各县、区、村党政军民对疫区进行封锁。在张家口与北京之间建立三道封锁线。京绥路南口至张家口,铁路、公路及人行路均在封锁之列。戴口罩进行鼠疫的防护10月27日,铁道部已经奉政务院令出台《隔绝京绥路交通铁道部规定停车处理办法》,自10月27日下午起,隔绝京绥铁路交通。南口至张家口间与张家口至大同间客货列车一律停止。京绥线北京包头间、次列车,北京张家口间、、、次列车停运。封锁了大同至丰镇的交通。当鼠疫蔓延到集宁后,中央防疫委员会封锁了大同至丰镇间的交通。北京市属于接疫区,与疫区毗邻,尚未受到鼠疫侵入,提出了检疫与封锁并举的方针,组织了6个检疫组,分别到西直、永定、朝阳三城门以及前门车站和通州镇大桥等地,进行检疫工作。10月27日,凡外来长途汽车以及由张北一带来京旅客,必须在永定门、朝阳门、西直门经过检疫后方准入城;同时在这三个门设立检疫站,昼夜实施检疫,如发现疑似患者则立医院隔离治疗。11月3日,北京市防疫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自西郊东坝镇到北郊琉璃渠建立封锁线,并在东郊及南郊、通县、长辛店、丰台等区建立检疫站及隔离所。”11月8日,东自东坝镇,西至门头沟峰口安,长约余里的郊区封锁线建成。此外,北京市防疫委员会又在清河镇、清河车站、西北旺、东坝镇、立水桥、下清河、三家店、门头沟等地设立了8个检疫站。

建国初期的防瘟疫蔓延宣传画

随后,北京市设城门检疫站14处,利用城墙构筑了城区封锁线。各封锁线除由当地群众和公安人员担任封锁外,同时由部队抽调5个排的兵力负责郊区封锁线的封锁。与此同时,对于货物的处理也有序展开。根据防疫要求,南口、西直门间各站互相发行之行李包裹及货物,除毛皮类、破旧及肮脏易于传播病菌之物品停止办理外,其他物品均须受检疫所检查施行消毒后,方可受理。另外,铁道部还指令南口、西直门间各站员工,对于该区内运行之客车车内、便所、洗面所、乘降台以及各站的候车室,均须施行严格的消毒。由于封闭措施有力,鼠疫被封死在发病的内蒙古察哈尔盟乌宁巴图的前音图浩特和察哈尔省察北专区,未能越雷池一步,北京安全、天津安全、河北安全、山西安全、华北安全,中国安全。全民向鼠疫的老窝老鼠开战

鼠疫的根源是老鼠,切断鼠疫病源,开展声势浩大的灭鼠运动势在必行。年10月29日,华北人民政府、华北军区联合发布命令,要求“疫区军民应即以扑灭鼠疫为当前首要任务,”各省市人民政府、各省军区应督促所属单位布置灭疫防疫工作。

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内蒙察北鼠疫侵袭的警报,已引起了各地普遍的注意,积极防止和扑灭鼠疫的斗争已经展开了,这应该成为华北人民当前的一项战斗任务”。

为彻底消灭鼠疫,张家口和北京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运动。张家口市的捕鼠灭蚤工作是在苏联动物专家卡姆聂夫的指导下进行的,由华北医科大学、张家口中学等名学生组成的捕鼠队分为10个组,于11月9日、10日挨户检查与堵塞鼠洞,并宣传捕鼠灭蚤的重要性。据统计,捕鼠队两天时间内共检查了座房子,查出个鼠洞。

西单南长街居民周永泉向街道干部们介绍用脸盆捕鼠的经验

北京市防疫委员会为预防鼠疫发动了捕鼠运动,第一期捕鼠运动于11月中旬开始,11月24日结束,在14天内全市共捕鼠31只。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开展了捕鼠灭蚤运动。11月10日,北京市防疫委员会发布《捕鼠灭蚤须知》,拉开清洁和捕鼠灭蚤运动大幕。截至12月13日,北京共清运垃圾及无主房渣土吨,捕鼠只。灭蚤工作也有序进行,各机关、街道、工厂、学校、住户等都纷纷用撒石灰、喷DDT、撒热灰、晒被子等方法进行灭蚤。疫区姬家村把豆油、麻油、松香的混合溶液涂在纸上灭蝇捉蚤,效果出奇好。开动国家宣传机器让全民知晓

消灭鼠疫的宣传攻势要声势浩大,这是中央防疫委员会的决定。

10月27日晚8点,董必武代表政务院主持了扑灭察北鼠疫的紧急会议,在采取多种抗击鼠疫的措施中,责成卫生部赶制宣传品,动员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电影,并组织各种宣传队,广泛展开宣传。11月1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发出《关于防治鼠疫的宣传工作指示》,要求各地防疫委员会宣传部门与防治部门应密切结合,在进行防治工作的同时,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通过各种可能运用的宣传形式,如报纸、广播台、电影、出版等进行防治鼠疫的宣传动员工作,宣传内容包括鼠疫的特征及其危险性、防疫的功效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防疫的知识和办法、防治鼠疫的经验介绍、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等,使社会各阶层人民认识鼠疫的危险性,提高警惕性,实施各种防治鼠疫措施。中央防疫委员会开展了强大的宣传攻势,普及鼠疫防治知识,引导群众正确面对鼠疫。从10月27日登出第一篇“察北鼠疫”的消息起,《人民日报》陆续登出一系列命令、消息和文章,10月28日为4篇,29日为12篇,30日为9篇。这些文章有《鼠疫侵袭察北察省紧急防治张苏主席亲往疫区布置东北防疫队赴察北》《华北局发出通知紧急防鼠疫察北鼠疫侵入张家口京津各机关应作有效准备》等警示性报道。还发表文章,从捕鼠、防鼠、灭蚤、防蚤,预防注射,检疫和消毒以及封锁、隔离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东北防治鼠疫的几点经验,以应广大民众防疫之急需。

中央防疫委员会宣传处为进一步宣传防治鼠疫,从10月31日至11月5日,通过新华广播电台每天在19点到19点30分播送关于防治鼠疫的特别节目,介绍防治鼠疫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消息。张家口、承德、归绥、太原、天津、保定、唐山等地人民广播电台也进行了联播。

新中国第一部科教片《怎样预防鼠疫》华北影片经理公司为响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中共中央华北局紧急预防鼠疫的号召,特自10月29日起在北京市各电影院每场加映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之教育短片《怎样预防鼠疫》,以充实市民防疫知识。北京的各大影院陆续免费放映东北电影制片厂赶制的《怎样预防鼠疫》等13部防治鼠疫的科普电影。防疫影片免费放映,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第4版以《争看防疫教育片第一天三万人登记免费放映场所又增两处》消息,报道了群众争看防疫电影的情景。中央防疫委员会在宣传动员同时,防止引起社会仓皇失措和恐慌不宁的情绪,说明鼠疫固然可怕,但是做好预防,就可以彻底扑灭,解除群众的各种顾虑及迷信观念等,提高全体人民对防疫的科学认识。小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地里挖鼠洞捕鼠察北专区党委、政府还利用我党拥有的政治资源,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抗击鼠疫运动。中共察北专区地委组织各级防疫指挥机关人员带领大批干部深入村户,进行了广泛的防疫知识宣传,组织、检查并督导当地防疫工作。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防鼠疫群众运动家喻户晓,在阻止疫情传播、灭鼠防疫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防疫第一仗旗开得胜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防疫战役的胜利,是第一个没有把鼠疫扩散到全国的胜利,第一个没有把瘟疫传播到世界的战役,第一个时间最短的胜利,第一个亡人最少的战役。

年11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在政务院第四次会议上,董必武汇报了防治鼠疫的情况,指出据疫区报告,已查明因鼠疫而死亡者共67人,鼠疫已有停止蔓延和缩小的趋势。至此,党领导下的抗击“察北鼠疫”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11月11日,举行的政务院第五次会议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中央防疫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必武所做的防疫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疫情已经停止蔓延,呈现出范围缩小的趋势。11月12日,中央防疫实验处制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批鼠疫疫苗,为消灭这次鼠疫提供了急需品。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亲自为该处14名优秀工作人员授了奖。11月15日,中央防疫委员会经过对疫情的缜密研究,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决定自11月16日起开放京绥路大同、南口段铁路交通,并“撤除察南的部分封锁线”,比原定交通封锁的结束时间由11月18日提前了2天。张家口市恢复正常,学生上课,影戏院开演,露天市场开市。12月初以后,察北专区鼠疫彻底绝迹,封锁解除,人民生活恢复正常。新中国第一次瘟疫从10月3日崩崩村村出现第一例鼠疫开始,到12月初抗击鼠疫取得全面鼠疫胜利,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创造了世界抗击瘟疫史上的奇迹。

年察北防疫纪念章

新中国第一次迎战瘟疫主要经验有五条:一是党的正确领导,建立高效的防疫机构。中央得到察哈尔省“察北鼠疫”报告后,连夜召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紧急会议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华北局、察哈尔省、察北专区、康保县等各级也都成立疫情应急防控机构,形成了中央、大区、省、市、县、乡、村七级卫生应急体制,对疫情防控进行高效有力的领导,确保中央决策落实到社会最基层。二是抓住鼠疫源头,明确预防为主的方针。年,卫生部派出多批防疫员寻找“察北鼠疫”疫源地,最终确认内蒙古察哈尔省的布尔德庙为鼠疫疫源地,更正了先前认定察汉崩崩村为疫源地的判断,为防疫工作赢得了空间和时间,并有效控制了鼠疫源头。三是建立封锁疫区,防治鼠疫向全国蔓延。防止鼠疫蔓延,阻断交通、实施封锁,在张家口与北京之间建立三道封锁线。京绥路南口至张家口,铁路、公路及人行路均在封锁之列,人和牲畜都在封闭之列,确保了鼠疫消灭在疫区范围之内,没有向全国蔓延。四是发动群众充分,宣传工作到位。中央防疫委员会及时发出《关于防治鼠疫的宣传工作指示》,《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电影、出版等进行防治鼠疫的宣传动员工作,宣传内容包括鼠疫的特征及其危险性、防疫的功效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防疫的知识和办法、防治鼠疫的经验介绍、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等,使社会各阶层群众认识鼠疫的危险性,提高警惕性,实施各种防治鼠疫措施。强大的宣传舆论达到了鼠疫防控家喻户晓,人人有责的目的。五是寻求外援及时,自力更生有力。毛泽东主席直接致电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求助,苏联援助的防疫队和疫苗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新中国第一次防疫战役获得全胜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几千年防疫史上从未有过的先进政党和先进制度,因此取得了从未有过的战疫大捷。(全文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hinatimecapital.com/byyzl/13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