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滤泡性淋巴瘤患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本报讯杨黎婷)癌症病人需要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我们为其提供PICC作为静脉通路,但病人常常处于高凝状态,置管不久就发生了血栓,抗凝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被迫拔管,进而选择留置针进行化疗,却又发生外渗,面对这样的特殊病人,发生外渗、血栓该如何处理?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通路为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呢?年3月25日下午,在学术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肿瘤科举行了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此次交流学习活动由肿瘤专科护士邱艳茹主持,肿瘤一科四位老师进行详细的专科讲解,此外,还邀请到龚虹云博士现场答疑解惑。
本次疑难病案讨论选举了肿瘤科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淋巴瘤。该患者半年前全身淋巴结增大,胸部CT示双侧腋窝及纵膈肿大淋巴结。PICC穿刺置管第二天在输注化疗前辅助用药时,突感置管肢手臂疼痛,压之疼痛感加重,10分钟后手臂迅速肿胀发绀,立刻停止PICC输液,留置针完成当日化疗,凝血功能检查及血管彩超显示静脉血栓,经血管外科会诊后采取积极的抗凝溶栓治疗。持续的溶栓治疗效果不明显,遵医嘱给予拔管处理。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因输注的化疗药物是发泡剂类,经留置针化疗时发生了外渗,正当患者和家属,无知所措、焦虑万分的时候,万永慧护士长提出了颈内静脉置管的方式,颈内静脉管径粗,路径短,血流速度快,成功的为患者找到了生命通路,帮助患者完成了多次的化疗。
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发生血栓怎么办?李宗景老师告诉大家详细的处理流程即立即停止PICC管输液;予以留置针输液及完成当日化疗;PICC换药,观察导管及穿刺点情况;卧床休息,右侧手臂抬高,握捏橡皮球;每隔一天用10单位/毫升肝素钠溶液冲管;每天观察双上肢臂围变化情况;查凝血功能及血管彩超,并请血管外科会诊,遵照会诊意见皮下注射万脉舒、口服华法林。接着,陈艳蓉老师讲解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即拔除留置针;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环形局部封闭;48小时内间断冰敷;48小时后喜辽妥和地塞米松外涂3/日;每日进行拍照,留下图文资料并进行追踪。周炜老师则讲解了颈内静脉置管通路的选择。随后,肿瘤二科护士长王庆兰、三科护士长冯翎及各位老师就如何为这类特殊疑难病人选择最佳通路治疗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场讨论氛围活跃,本次的疑难病例讨论会让大家受益颇多。淋巴瘤并非PICC置管的禁忌症,对此肿瘤科不断的更改流程,制定出完善的PICC置管评估表,系统而全面的评估患者的置管条件,最大限度的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次的疑难病例的讨论,为临床护士在血管通路的选择上开拓了新的思路,对今后类似的疑难病例的护理提供了指导。相信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会为临床疑难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