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行时四
2022-8-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4月4号—4月10号。
在上一个周日,我对这周充满了期待,因为一场由国家组织,全国各地力量来支援的狙击战即将打响,对于战争的结果我没有任何疑问。问题只是在于我仍旧过高地估计了它的进程。我以为的速战速决并没有如预期般到来,反而似乎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4月4号这天,全市再次进行核酸大检测,外地支援的医疗人员纷纷加入检测队伍,以至于小区里喊话的喇叭里都格外加上了一句:请用普通话交流。不少倔强的上海人甚至拿出了走奥斯卡红毯的劲头,精心修饰之后方才下楼排队做核酸,并笑言上海这次坍台坍得太厉害,要凭一己之力将这个脸面扳回来。当然,事实上这只是个酸溜溜的冷笑话,无论这些帅哥靓女们打扮得如何光鲜亮眼,都改变不了目前上海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一败涂地的事实。
早晨起来的时候看到大白们在居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列队,大约是在进行任务的布置,而同一时间里,从浦西同事那边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完成了核酸检测。不知为何,同样的行动,浦东总是落后于浦西,而我们小区又总是落后于相邻的街道。临近中午的时候,住在附近小区隶属于另一街道的同学丽说他们已经完成核酸检测,而我们呢,听着喇叭喊话的声音还十分遥远,上午显然是不可能了。
于是正常吃饭,午休。群里的志愿者一直在给我们汇报进展,并请大家及早做好准备,以免医务人员等得心焦,毕竟,今天来做检测的是江西的医生。可能因为准备和等待的时间太久,到了三点半左右终于听到楼下的喇叭声唤本栋居民下楼做核酸时,我居然紧张起来,下楼腿都有些不大听使唤了。外地的医生风格果然不大一样,取样特别细致,好些次叫我“啊”地张大嘴后仍嫌效果不佳,我一边配合一边在肚子里纳闷:不是说检测的时候不可以“啊”的吗?总之,这次取样的时间特别久,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嗓子隐隐作痛,似乎检测诱发了我的慢性咽炎了。
大约开始不顺利,结果就很难顺利得了。先是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钟就被楼上的脚步声,拖曳重物的声音,以及大声的说话声给吵醒了,继而又听到楼下有人大吼:几零几,快点!我轻手轻脚走到北面的房间窗户往外看,一辆正停在楼下。这是准备要把楼上的那个阿姨转走了吗?我思忖着,刚准备松口气,顺便打开手机一看,却傻眼了。原来昨天核酸检测的结果居然不是常见的阴性,而是“待复核”。这是什么情况?莫非那次与楼上阿姨不谨慎的对话终于还是让我中招了?
这么一想,顿时紧张起来,也睡不着了。胡乱吃过了早饭,再次打开手机,看到楼上人家发的信息,是阿姨的女儿发的。原来刚才救护车带走的是家里的小朋友,也就是阿姨的外孙女,小姑娘也是从昨天开始一直高烧不退,烧到了40多度。心焦的妈妈先是打了才给想办法调拨到一辆,医院的路上。我的心继续往下沉:阿姨发烧,跟着小女孩发烧,尽管还没有官方的定论,但基本可以确定是新冠没跑了。好在阿姨的烧早退了,医院自然问题也不大,而自己的赢面好像又更少了一点……
拿了一本书看,但脑子里乱糟糟的,什么也读不进去。从阳台往外看,天阴阴的,仿佛一场雨就在路上。对面未封控人家的楼道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年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后者似乎是她儿子。老太太在楼门口的空地上划了一个圈,然后将手中拎着的一袋子东西倒在圈中,点上了火。火势进行着的时候,中年人双手合拢祭拜了几次─我这才记起,今天是清明的正日子了。最近成天关在家里,已经过得稀里糊涂了。人说“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那自是一种悠闲惬意的日子,可眼下我们这惶惶然的日子,哪有什么悠闲可言?
大约十一点半的时候,突然有人按门铃,说是做核酸。打开门是一个小姑娘,左右手各拎着个大袋子。
“复核的吗?事先没有通知嘛”我纳闷。
“现在哪来得及通知哦。”小姑娘一边手里头忙着,一边回我。
“只有我一个复核吗?”不放心的我又追问了一句。
“嗯,你是叫XXX吧?”小姑娘叫我张开嘴,开始取样。相比昨天,这位的动作轻柔多了。
我兀自在心里嘀咕着,听到她的脚步声停在了楼下,同时听到她敲门叫别的名字。看来她刚才的意思应该是指这一户只有我一个,这一来我又略微放心,是混采出了问题没错了。昨天核酸检测时10人混管,这么说来我有问题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好吧,赢面似乎又上升了。
虽然是这么安慰自己,但这一天余下来的时间里始终心神不定。干脆还是先上网查了下隔离所需要准备的东西并做好笔记,以备万一。傍晚姐姐他们打电话来的时候我差点脱口说出楼上阿姨的事情,但好在及时控制住了自己。害家人在那么遥远的地方担心并没意义,更何况这种担心很可能也是无谓的。不过既然自己的紧张总得有个出口,那就只有牺牲丽和同事们的耐心来听我絮叨了。善良的她们给了我各种分析和许多慰藉,并坚信我明早起来一定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原(当时我的健康码已经变成了红色)。我被她们的乐观所鼓舞,决定暂时什么都不想了,饱饱地睡一晚再说。
6号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打开手机看结果,“阴性”,我长吁了口气,暂时安全了。心既然定了,那就好好工作吧。一般假期后的第一天总是忙碌的,但这次显然不同,整个上海都在封锁当中,很多工作根本进行不下去,只能停顿,而政策上的频繁调整也使得解封的时间被无限期搁置。不论是客户还是供应商,大家都已经没脾气了,之前如果说有期待,有抱怨,现在也都变成了无可奈何的沉寂。最要命的是,确诊的数据还在与日剧增,看情形,马上就要突破2万例,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疫情刚发生时武汉的数据,看来这次全国支援的“武汉模式”能否短期内在上海复制成功,仍旧有待观察。
今天仍旧是全市核酸,当然,我们楼没有例外的又排到了下午。因为仍是混管,对于我们刚复核阴性的这部分人是否还要参与大家显然都不确定。最后是我们楼的志愿者下楼咨询了现场的医生之后才有了明确回复:不必做。但是,她的信息过来略迟,在楼下大喇叭不停的吆喝和催促之下有部分人包括我已经重新又去做了核酸。万没想到,这一次检测,再次让自己陷入了紧张之中。
一连两天,检测的结果都没出来,始终显示“待检测机构上传”的字样,因为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并没有太把它当回事。谁知到了8号这天中午,刚刚吃过午饭,电话突然响起,是个陌生的号码。这个时候,还会有谁给我电话呢,接起来时心里头涌上不好的预感。果然,电话那边是个男子的声音,声称是疾控中心打过来的,先是和我确认了相关信息,然后说是手中的阳性名单中有我。我一愣,随即问是何时的报告,明明自己刚刚复核过是阴性的。男子似乎也说不清楚,他说随后还会有人来复核的,至于采样的具体时间他无法告知,因为那是另外一班人马。
好吧,也就是说,这只是个复核的通知,应该是6号的混采又出了问题了。我暂时平安。只为何偏偏又是我呢?连着两次都中,感觉似乎很不妙啊。莫非我就是传说中那种测了N次是阴,然后突然转阳的那种?问题是,最近这些天,我明明是闭门不出,只除了6号核酸下过一趟楼。如果这样还能变“阳”的话,那未免也太没有天理了吧。无独有偶,同一栋的其它邻居也有收到通知复核的,不知道他们看到我又名列其中的时候,会不会暗自郁闷是被我拖下水了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楼下的人家似乎也出事了。具体什么情况不得而知,因为我们早已丧失了从居委会得到消息的可能,小区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靠楼上的志愿者提供的,但这次志愿者不肯说得更多,只是反复单独叮嘱我要保护好自己,并隐隐透出楼里阳性人家已经不止一户。如果不知一户这个信息确实无误的话,那最大的可能就是我楼下的邻居了。因为他们最近没有汇报核酸或者抗原检测的情况,而且还在群里一直在问自己家的垃圾如何处理。我们属于封控楼,非阳性住户的垃圾是自己拿下去放在楼门口的,由物业来收拾。只有阳性住户需要大白上门服务。另一方面,我还亲眼看到了楼上人家用钓鱼线绑着什么东西从窗口放下去给楼下人家,并叮嘱他们消毒后再用。从大小和重量判断,是药的可能性最大了。那么,是楼下的小孩子出问题了吗?他们两家的相似之处是都有个几岁的小娃娃。
如果属实的话,传染途径呢?大家彼此并不接触,最近又都无外出。当然楼上一直开着窗,且他们家每日都都往外晒出若干衣物,床单,被套,甚至还有小孩子的毛绒玩具。因为这个原因,我已经很久不开窗,且即便天气再好,也不往外晒被子了。会不会是楼下不曾注意到这点而开了窗导致的?但不管怎么说,毕竟隔了两层楼啊。再或者就是下水道?毕竟我们共用同一根下水管道,之前也有过新冠病毒通过下水道传播的案例。
我苦笑摇头: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中心的工作,自己这三瓜两枣的知识,还想抢他们饭碗?其实若非两家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压根不会多想。毕竟,自己就位于他们两家中间,妥妥的夹心饼干。如果确是下水道传播的话,自己的所谓熏香,酒精消毒,泡生姜水喝怕是都无济于事。唯一的安慰,恐怕就是已经接种过三针疫苗,至少重症的可能性不大。
幸好当天下午就有抗原检测。我以无比认真的态度做完这次测试,看着清晰的一道杠稍稍放宽了心。下午6点左右,核酸检测的人上门了。这次是一男一女两位,显得任务更繁重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疑心生暗鬼,测完之后总觉嗓子又不舒服了。据说有的新冠患者正是如此,只除了嗓子有问题之外,其余皆正常。莫非自己正是这种类型?
一通胡思乱想之后,连晚饭也吃得无滋无味。当然,随着储备的日渐减少,自己的饭食也越来越简单了,比方说今晚,就吃的是卷心菜面疙瘩,放了火腿肠片而已。封控的日子一天天增加且解封遥遥无期,使得我每天都忍不住要检查下冰箱里的存粮,然后心里估摸一下大约还能吃多少顿,明天的两顿又该如何安排(早饭幸好有黑豆芝麻粉,不必再纳入考虑范围中)。而且因为吃得少,为避免晚上饿得睡不着,入睡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由之前的十点半已经提前到九点半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能过上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的健康生活了。
这晚照例睡得很早,虽然睡得并不踏实,仿佛在梦中还在安慰自己:真成了阳性又如何呢?身体上的难受估计并不会太明显,主要还是生活的问题了。方舱的条件肯定不如在家便利,但自己并不算多挑剔的人,坚持坚持也还是过得去,再说一日三餐都有人管,倒省去了抢菜的烦难,说不定还能结识新的朋友。要说麻烦的莫过于工作了,虽说目前是这种要停不停的状态,但总有要跟进和收尾的。现在同事们也都被封着,假手别人也不太可行,不知道方舱会不会有网络,是否还得带上电脑和文件-
就这样迷糊着,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早上六点多打开手机,结果出来了:阴性。第二次过关。暂时不用考虑隔离物品清单了,当然,从楼上的阿姨都一周多了还在家里的情形来看,我的顾虑实在太早了些。眼下的燃眉之急倒是果腹的问题,粮油幸好还能坚持一段时间,肉类就不要想了,就算能抢到,就目前这天气以及我们小区这配送速度(因为小区疫情严重,大部分志愿者都被关在家里,配送能力十分有限),估计拿到手都坏了;牛奶饼干之类的当然更不可能在计划中,水果也是能免则免了。只有蔬菜实在没有办法再砍掉,于是赶紧再去找小区的团购,可惜上一批次的团购已经售罄了,幸好楼里的志愿者十分热心,答应帮忙留意。
这天是周六,9号。阳光依旧明亮得耀眼,小花园里的樱花一片绯红却无人欣赏。外面的世界应该正是闹哄哄的吧,今天上海绝大部分小区都进行了双测试,上午抗原,下午核酸.这种紧锣密鼓的节奏是不是想要释放出什么信号呢?最近这种一天三变的政策以及越来越模糊的解封可能已经令绝大部分人都倦怠了,连一直很平静的文妹妹都开始变得沮丧起来。至于在网上看到的各种吐槽,抱怨以及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实更是不胜枚举。所以无法不悲观地想:这波疫情,上海到底会走向什么方向呢?
一直到晚上,我们小区都毫无动静。很明显,我们是重灾区,属于最后被考虑的范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热心的志愿者帮我搞到了一份蔬菜,90块一份,有韭菜,青菜,茄子,黄瓜,莴笋之类的。这份新鲜的补给总算是又给我了一些小小的慰藉。
10号,周日,这一周就要过去了。气温明显又升高了些,早饭后听得有轰隆隆的声音在小区里响起,是小区在消杀了。有消息说,今天要做核酸,但是楼道有居民表示因为楼道迄今未做过消杀,他们不敢下楼做核酸。网上有笑话说反反复复的核酸检测的目的就是做到阳性为止,然后大家全都可以松口气了。是的,我确实也想不明白:在检测出了结果却又没有及时的处置措施的情形下,还在不断的做检测的必要性何在?不是说核酸检测也是交叉感染的一大源头么?
看到网上转的某处方舱的图片,条件非常恶劣:工程还未竣工就拉人入住了,地上满是垃圾,千人共用一个卫生间还没通水,无人问诊也没有药,只有一日三餐是正常的……同时我还非常悲催地留意到本地疫情确诊的数字又上升了,那么在昨天大规模的检测之后,明天的数字还能好看吗?
一向乐观的我这下子真的有点乐观不起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