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ldquo冬病夏治rdquo
2020-12-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以中药结合经络理论,直接贴敷于穴位,中药对穴位产生药理作用,中药药性可通过皮肤吸收,同时利用药的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而此时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因此在生姜汁、白芥子、元胡、细辛等辛温药材的作用下,药物经由腧穴能鼓舞人体正气,从而驱散冬季慢性疾病的寒气,此谓“冬病夏治”。年的三伏天时间:初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4日)。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每伏的第一天阳气最旺,是最佳贴敷时机,每次敷贴时间2小时~4小时左右。
作用原理
“三伏贴”以中医的“气血营卫”以及经络理论而发挥作用。1.穴位作用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疏通气血经络、鼓舞人体正气、调节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使体内各个器官的阴阳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进而对已出现不良症状的身体机能产生温和、有效的调节作用。2.药理作用使用“三伏贴”时,直接将中草药敷在人体表皮,药物有效分子可直接通过穴位皮肤毛孔进入人体内环境,发挥生物效应。此外,由于穴位刺激,药物分子还可以通过经络运行到达身体各个需要调节的器官。3.协同作用“三伏贴”调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疗法,利用中药对穴位的作用,最终实现了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药物调节的“多管齐下”的效果,这几种作用方式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效果明显而稳定。适应证
反复发作的虚寒性哮喘、气管炎、咽炎、鼻炎;慢性虚寒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虚寒性胃病、腹痛、腹胀、排便障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疼痛、虚寒性头痛、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注意事项
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远离空调,避开寒凉,饮食清淡。过敏体质者忌用。来源:家庭医生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