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讲座公益行走进直播间说说艾滋病
2021-3-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6月5日,区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科主管护师邓红艳做客即墨区广播电视台FM.7生活享当当栏目讲解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知识。
艾滋病防控小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攻陷以后,人体由于失去了免疫屏障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容易感染其它的疾病,并可发生恶心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病病人最终并不是死于艾滋病病毒,而是死于其他的并发症。
2、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性接触传播: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男女之间和男男之间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和口交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传播,其中肛门性交风险最大;性伙伴越多感染的风险越大。
血液传播:人体的血液是艾滋病毒赖以生存的大本营。如果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使用未经HIV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密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拔牙、内窥镜检查、治疗活动等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还有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未经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破损的皮肤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伤口渗出液等,都有感染的风险。
母婴传播: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也能在分娩过程中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物及产后哺乳感染给新生儿。
3、什么样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刚从境外传入我国时,当时多发生在有性乱者、静脉吸毒者、嫖娼者、暗娼及男男同性恋人群中,但以后这些人又与其配偶或性伴等无高危行为的人生活在一起,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对方更不知道了,这种情况下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那么艾滋病病毒就由高危人群传给了普通人群。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形势依然是不容乐观的。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止年底,我国估计存中活艾滋病感染者约万,截止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
那可能的40万去了哪里?
答案是:没有检测,没有报告!也就是说,那40万感染者尚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可悲的是,他们不仅错过了自己得到确诊,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机,还在不经意中继续传播扩散着艾滋病,极大地增加了普通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这种形势下,我们再认为“只有高危行为的人才能染上艾滋病”已经不适宜了。在今天,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来自不同途径的感染,因此,人人都要增强防护意识,加强防范。
4、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我们讲艾滋病预防,但为什么还要提到毒品呢?因为吸毒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毒品与艾滋病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造成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虽然现在共用注射器吸毒已不多,但因涉毒而感染艾滋病的大有人在。因为现在流行吸食新型毒品,也叫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新型毒品是一类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新型毒品经常被不法分子伪装成饮料、咖啡、奶茶、糖果等等,多用于娱乐场所,也被称为俱乐部毒品。吸食新型毒品,虽然不像传统毒品那样可以通过共用针具导致艾滋病传播,但是新型毒品会产生强烈的致幻作用和性兴奋,而吸毒人群往往又是聚众服用,在药物的兴奋和致幻作用下会导致性行为混乱。这种情况下,安全套的使用率几乎为零,极易导致艾滋病传播。另外,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5、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
感染者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免疫功能未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看上去和我们常人无异,我们称之为艾滋病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毒趁虚而入,陆续出现全身各系统的症状,就发展成为艾滋病人了。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经历窗口期、漫长的潜伏期,发病前期,最后才进入发病期。
6、“窗口期”是怎么一回事
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不同个体对艾滋病毒的免疫反应不一,抗体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尤其对近期具有高危行为的人,一次实验结果阴性不能轻易排除感染,应隔2—3个月再检查一次。
7、如何来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目前可以治疗但不能治愈,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但我们只要了解了它的传播方式,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就不应该“谈艾色变”,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因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很局限,并且艾滋病传播也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皮肤粘膜有破损,一个是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病毒。它不像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不像消化道传染病,是吃的不干净而引起的。在生活中,日常的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比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浴池和马桶及办公用品都不会传染艾滋病,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共用电话机、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艾滋病。对于我们普通人群来说,预防艾滋病,首先要做到洁身自好,避免婚前性行为,提倡婚前健康检查,婚内忠实于伴侣,杜绝多性伴。预防艾滋病,最低的底线就是全程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医院和有行医资格的医疗机构获取医疗服务;不得不使用血液制品时,要使用来源明确,能提供核酸检测合格的血制品。
8、献血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如果是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血站献血,而且采血的器具和采血过程都是严格消毒和规范的,献血是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9、口交也能传染艾滋病吗
口交是可以传染艾滋病的,但是感染的危险性要低于肛交和阴道交。这是因为一方难免有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常见病;另一方的外生殖器又难免在口交时被对方的牙齿划伤。即使双方或一方的损伤是极浅表的,艾滋病病毒也容易侵入。除艾滋病外,口交还可以感染淋菌性咽炎、口咽部的尖锐湿疣和梅毒等性病。所以,口交时也应该采取使用安全套等保护措施。
10、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防止感染艾滋病吗
使用安全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应大力提倡。但是这种保护并不是%安全的。取决是否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男性阴茎和会阴、女性阴道和外阴,只要皮肤或粘膜有轻微的损伤,就有可能造成感染,而这种轻微的损伤在性交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如果安全套破裂、脱落、厚度与弹性差或者选择不当,都有可能造成防护失败;另外即使正确使用安全套,也没有发生上述意外,仍然可能有少量精液溢出,与女性外阴接触、导致感染。因此,使用安全套并不意味着%安全,洁身自好才是防止感染的更佳办法。
11、在医院不小心被针头刺伤,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应该说是有感染的机会的。研究表明,被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为0.33%,刺伤的深度、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危险)、是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流出、针头刺伤了动脉还是静脉、污染源来自早期和晚期的艾滋病感染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针刺感染的几率。所以,应该小心,医院被针头刺伤!
12、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妈妈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吗
感染了艾滋病的女性如果怀孕,她的胎儿或婴儿感染的可能性约为30%。如果从怀孕14周到34周,给艾滋病感染的孕妇使用抗病毒药物并对新生儿也给予用药,再采取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以使感染率下降到极低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经过各种手段可以使母婴传播率大大降低,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艾滋病毒从母亲传播给胎儿或婴儿。一旦发生感染,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大的负担,所以建议艾滋病感染的女性最好不要生育。
13、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还能正常地参加工作和学习吗
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初期可以参加正常的、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劳动,这样不但可以使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更加充实,也可以通过在工作或劳动中与同事交流,放松情绪。应注意的是,工作量必须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14、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是疾病的受害者,艾滋病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因此,他们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得到你、我和全社会的关爱。
由于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知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心理上将产生巨大的压力,若歧视他们,许多有感染风险的人就会拒绝接受艾滋病检测,许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会隐瞒病情,有的人可能会自卑、绝望,少数人甚至会报复社会。这既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般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不应该恐惧,而应和他们正常相处,帮助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配合治疗,提高其生命质量。帮助他们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远离艾滋病的威胁,要取得艾滋病防控的胜利,就必须反对歧视。
15、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咨询检测点
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济街道振华街号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