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闸蟹将了一军,不仅有假,这些还不能吃
2020-11-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跟我们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秋风起,蟹脚痒,螃蟹盛产在8~9月,特别是高粱红时是吃蟹的最好时节,有“七尖八圆”之说。螃蟹肉白嫩,味鲜美,但阳澄湖大闸蟹不仅有“黑户”,而且不能随意吃!
螃蟹能吃的部分主要有两个:蟹肉、蟹黄或者蟹膏,虽都富含蛋白质,但这两部分的营养价值区别较大。
蟹肉▼
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
锌、铁、铜和磷等众多矿物质
江南大学曾对公螃蟹的营养价值研究发现
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9%
脂肪含量则只有0.9%
大闸蟹80%的蛋白质都在蟹肉中
富含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
同时富含n-3、n-6等必需脂肪酸
蟹黄、蟹膏▼
公蟹中白色黏黏的物质是蟹膏
母蟹中一粒粒橘红色的物质是蟹黄
黄色部分都为肝胰腺
雄性大闸蟹的蛋白质含量为12.5%
脂肪含量为20.2%
大闸蟹90%以上的脂肪都储存在内脏中
蟹黄脂肪含量也较高,明显高于蟹肉
但含有对健康有益的必需脂肪酸
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胆固醇▼
蟹黄与蟹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
每g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达mg以上
每g蟹肉中的胆固醇大约60~70mg
蟹黄、蟹膏的脂肪酸比例较为合理
但脂肪总量过高,而且胆固醇较多
相对来说,蟹肉比蟹黄、蟹膏更为健康
如果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高胆固醇
蟹黄、蟹膏宜少吃,可以适当吃点蟹肉
风凉气爽,满城桂花香,蟹肥膏足,拍浮酒船中。雌蟹和雄蟹的成熟时间不同,雌蟹在农历八九月份性腺成熟,而九月过后雄蟹的性腺成熟,滋味营养最佳。
螃蟹性别区分▼
区分螃蟹的公母只需看大闸蟹的腹部
雌螃蟹的腹部为圆脐,似半圆形的大圆三角
而雄螃蟹的则为尖脐,似三角形的区域翻盖
挑蟹有“四看”▼
看蟹壳
壳背黑绿色且带有亮光的蟹肉厚
壳背呈黄色的蟹大多较瘦弱
看肚脐
肚脐凸出来的,一般膏肥脂满
看螯足
螯足上绒毛丛生,较为老健
看活力
将螃蟹翻身,腹部朝天,迅速翻回的活力强
清洗需仔细▼
将螃蟹浸泡在淡盐水中,吐出污物
手捏住背部,悬空接近盘子
使其双钳夹住盘弦,用刷子刷洗全身
捏住双钳,将蟹脐翻开
由肚脐尖处挤压肚脐盖中央的黑线
挤出粪便,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螃蟹太瘦怎么办?将活蟹放在开口较大的容器里,放些糙米或沙子、清水、少量芝麻和打碎的鸡蛋,容器口用棉布盖上,挡住光线,防止螃蟹爬出。当螃蟹吸收了鸡蛋中的营养,蟹肚壮实丰满,吃起来格外肥美可口。
五大部位不能吃▼
去蟹脐,揭蟹盖,弃蟹胃、蟹嘴、蟹肺、蟹心
剪下蟹脚,撒醋吃蟹黄、蟹膏,口感浓香不易腻
掰开蟹身,顺着蟹脚拆蟹肉
蟹脚放凉后,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易捅出或吸出
可用剪刀将蟹脚剪成三段,剪开吃肉
这些人吃不得蟹▼
螃蟹性寒、味咸,有续筋接骨,活血行瘀
利湿退黄,清凉解毒,充胃液的功效
但不少人吃蟹时有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
可在吃蟹时,蘸醋配姜末,温黄酒,中和凉性
也可配苏叶茶,边吃边喝,解鱼蟹之毒
但不宜与花生、柿子、茶叶、冷饮等一起食用
也不宜食用生蟹、死蟹,不食久存的熟蟹
肝炎、心血管病、胆道疾病、痛风、
慢性咽炎、伤风感冒、发热等患者不宜食用螃蟹
淋巴健康
肺部健康
肝脏健康
心脏健康
胃部健康
降压肉
静脉曲张
骨质疏松
血液危机
口腔溃疡
脱发掉发
便秘
幽门螺旋杆菌
人类乳头瘤病毒
黄曲霉菌
皮肤预示
危险三角区
周四21:08正常播出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